新聞詳細

兒童常見皮疹鑒別,家長們認識幾種?

來源:www.kangzhu.com  發布日期:2024-03-27 15:17:12

常見皮疹類型及特點

 

 

1)麻疹

臨床表現:發熱、咳嗽、畏光、卡他等,頰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(Koplik 斑)。發熱 3~4 天后出疹,皮疹為紅色斑丘疹,疹間皮膚正常,可融合成片,出疹順序:耳后、發際,漸及額、面、頸、軀干、四肢,最后達手掌足底。疹退后遺留色素沉著伴糠麩樣脫屑。

 

實驗室檢查:血常規外周血白細胞總數下降,淋巴細胞相對增多;多核巨細胞檢查(出疹前 2 天至出疹后 1 天陽性率高);麻疹病毒血清 IgM 抗體陽性、PCR 法檢測麻疹病毒 RNA 陽性或分離到麻疹病毒。

 

家庭護理:麻疹傳染性很強,出疹前后 5 天有傳染性,無并發癥者可以居家隔離,隔離期一般為出疹后 5 天(有肺炎并發癥者隔離至出疹后 10 天);保持清潔,清除眼、耳、鼻、口腔分泌物;多喝水,飲食易消化;適當補充維生素 A、D 制劑。

 

預防: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。

 


2)風疹

臨床表現:又稱德國麻疹,主要表現為發熱、皮疹、耳后淋巴結腫大等。發熱 1~2 天后出現皮疹,皮疹為淡紅色斑丘疹,始發于面部,然后迅速向下擴散至軀干及四肢,但不累及手掌和足底,疹間有正常皮膚。全身癥狀輕、出疹早、消退快,不留色素,并發癥少,預后良好。

 

診斷:風疹特異性 IgM 抗體增高,或雙份血清 IgG 抗體滴度等于或大于 4 倍升高,可確診。

 

家庭護理:休息、清淡飲食。

 

預防:接種風疹減毒活疫苗。

 


3)幼兒急疹

臨床表現:又稱為嬰兒玫瑰疹,主要見于嬰幼兒,高熱 3~5 天,熱退疹出。皮疹為淡紅色粟粒大小斑丘疹,散在分布,少數融合成斑片,從頸部、軀干開始,1 日內迅速散布全身,再經過 1~2 天皮疹消退,不脫屑,無色素沉著?;純撼邿嵬?,一般狀態良好。

 

診斷:病毒分離、特異性抗原、抗體檢測及病毒 DNA 檢測可確診。

 

家庭護理:隔離、休息、多飲水、飲食易消化、適當補充維生素 B、C。

 


4)水痘

臨床表現:皮膚黏膜相繼出現和同時存在斑疹、丘疹、皰疹和結痂等各類皮疹(「四世同堂」),伴明顯癢感。首發于頭、面、軀干,繼而擴散到四肢,呈向心性分布。

 

對于免疫正常兒童,一般為良性自限性,全身癥狀和皮疹較輕,10 天左右痊愈。除典型水痘外,還可有皰疹內出血的出血型水痘,可出現內臟器官受累、凝血功能異常及持續皮膚損害,免疫缺陷患者發展為此型危險較大。并發癥包括繼發細菌感染、肺炎、肝炎、腦炎,多發生在免疫缺陷或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患兒。傳染性很強,從出疹前 1~2 天至結痂均有傳染性。感染后可獲得持久免疫力,但以后可以發生帶狀皰疹。

 

診斷:血常規白細胞計數常正?;蚱?,血常規、CRP 主要用于排除有無細菌感染。血清水痘病毒特異性 IgM 抗體檢測可幫助早期診斷;雙份血清特異性 IgG 抗體滴度 4 倍以上增高也有助診斷。

 

家庭護理:需隔離至皮疹全部結痂為止;皮膚瘙癢可局部外用爐甘石洗劑;避免抓傷、減少繼發感染;飲食易消化。

 

預防:水痘減毒活疫苗。

 


5)手足口病

多發于 5 歲以下兒童。

 

大多數患者癥狀輕微,主要表現為發熱和手、足、口、臀等部位出疹。典型皮疹為斑丘疹、丘疹、皰疹,周圍有炎性紅暈,皰疹內液體較少。

 

少數病例(尤其是 3 歲以下患兒)進展迅速,可出現腦膜炎、腦炎、腦脊髓炎、肺水腫、循環障礙等,可致死亡 [7]。

 

家庭護理:隔離;清淡飲食;口腔護理。

 


6)猩紅熱

臨床表現:主要癥狀有發熱、咽痛、「雞皮樣」皮疹。皮疹通常始于頭、頸部,并可擴散至軀干、四肢,皮疹特點為皮膚彌漫充血,均勻分布粟粒大小丘疹,壓之褪色,呈雞皮樣,觸之有砂紙感,全身皮膚均可受累,疹退后伴脫皮。

 

皮膚皺褶處皮疹密集,夾有針尖大小出血點,形成紅色線條帕氏線;面部口鼻周圍皮膚發白,形成口周蒼白圈;舌乳頭腫脹呈楊梅舌。

 

診斷:血常規白細胞總數、中性粒細胞及 CRP 通常升高;病原學檢查(咽拭子可培養出溶血性鏈球菌);抗鏈 O 在發病后 7 天開始升高,14 天后陽性率 60%。

 

家庭護理:隔離;咽痛期間予流質、半流質飲食;清潔口腔


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-欧美成人精品-国产精品青青在线观看97-午夜精品久久久久蜜桃